时间:2025-04-02 16:16
一、先仲裁才能起诉的劳动争议有哪些
劳动法律法规规定,上述多种劳动争议需先仲裁,不服仲裁裁决才能起诉。这是为了高效解决纠纷,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。
1.确认劳动关系争议,仲裁能准确判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,为后续处理打基础。
解决措施:双方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,如工资发放记录、工作证等。
2.劳动合同订立、履行等争议,仲裁可公正的处理岗位变更、违法解除等问题。
建议:企业应依法依规变更合同,员工要了解自身权益。
3.除名、辞退和辞职、离职争议,仲裁能避免企业随意辞退和刁难员工。
解决办法:企业辞退员工要有合理依据,员工离职按规定程序办理。
4.工作时间等争议,仲裁可监督企业保障员工权益。
建议:企业依法保障员工休息休假、社保等权益。
5.劳动报酬等争议,仲裁可及时处理工资拖欠、工伤赔偿等问题。
解决措施:企业按时支付报酬和赔偿,员工可在仲裁时提供证据维权。
二、哪些劳动争议需先仲裁后才能起诉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,以下劳动争议需先经仲裁程序,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:
1.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;
2.因订立、履行、变更、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;
3.因除名、辞退和辞职、离职发生的争议;
4.因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社会保险、福利、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;
5.因劳动报酬、工伤医疗费、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;
6.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。
劳动仲裁是此类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,目的在于快速、有效地解决纠纷,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对简便的争议处理途径。
三、哪些劳动争议先仲裁后起诉才合法
依据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,以下劳动争议需先仲裁后起诉才合法:
1.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。比如员工与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分歧。
2.因订立、履行、变更、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。像单位随意变更工作岗位,员工不认可引发的纠纷。
3.因除名、辞退和辞职、离职发生的争议。例如单位无故辞退员工。
4.因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社会保险、福利、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。如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保。
5.因劳动报酬、工伤医疗费、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。如拖欠工资。
劳动仲裁是此类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,未经仲裁直接起诉,法院通常不予受理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下一篇:提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